C

Caena Domini L. :主的最後晚餐:耶穌受難前夕,與門徒共用的最後一次晚餐(瑪廿六 17-25 )。英文稱 Last Supper

caeremoniale episcoporum L. :主教專用禮規書。

caeremoniarius :司儀:教堂禮儀中負責指揮禮節的人。

calced :著履會士:與 discalced 赤足會士相對照。譬如加美樂聖衣會 Carmelites 就有以上兩種會士。

calefactory :暖室;暖瓶: (1) 中古時代修道院的暖室。 (2) 中世紀司鐸嚴冬送聖體時,用以暖手指的暖瓶。

calendar, ecclesiastical :教會曆書;瞻禮單:記載教會全年禮儀的日曆,又稱 liturgical calendar 。拉丁文稱作 calendarium 。詳見 Ordo

calendar, Gregorian :國瑞曆書;額我略曆書;格利高媥銈恁G原羅馬凱撒於西元前 46 年所頒之 Julian 曆,較陽曆每年長 11 14 秒。屆西元 1580 年已累積至 10 日。教宗國瑞(額我略;格利高堙^十三世,於西元 1582 年,自 10 月減除 10 日(將 1582 10 5 改為 1582 10 15 ),並下令規定每四年的二月增加一日,是為閏年,表示「世紀」之年。因此國瑞曆每年較實際多 26.3 秒,屆西元 4316 年將多出一日。目前世界通用者即此國瑞曆。

calix L. :聖爵;聖杯:感恩祭中用以盛葡萄酒,之後經由司祭祝聖為基督聖血的容器。英文稱 chalice 。多以金屬製成,也有用其他原料者。

calling :召喚;呼喚;聖召;呼召;神召:以宗教觀點論,每人所從事的各種正當職業,均有天主的感召;狹義的說,特指獻身教會的聖職人士及修士、修女等。又可稱 call

Calvary (1) 加爾瓦略山;髑髏地:指昔日耶路撒冷城外一個充當刑場的小丘,亦即耶穌被釘十字架之處;阿拉美話稱 Golgatha Gulgulta 哥耳哥達或各各他(基)。 (2) 十字架景像:聖母瑪利亞及聖若望侍立十字架旁的聖像。

Calvinism :加爾文主義;喀爾文主義:宗教改革者加(喀)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 )所倡的教派。在蘇格蘭始稱改革教會;傳到英美時,改稱長老(教)會。以聖經作為一切教義的基礎,並認為天主造世、救世的終極目的並非為了滿足世人需要,而是為彰顯上主的榮耀。同 Calvinist 。參閱 Church, Reformed

camauro It. :絨帽:教宗冬天(禮儀之外)所戴之白毛邊的紅絨帽。

Camera, Apostolica L. :教廷財務院:教廷機構之一,負責管理教廷財務;成立於十一世紀。或稱作 Camera, Romana

Camerlengo of Holy Roman Church :羅馬教廷財務總管(樞機):教宗出缺時,該總管樞機馬上以臨時執政者身份接管教會事務,並安排教宗選舉事宜,直到選出新教宗後,任務始告完成。

Camerlengo of the Sacred College :樞機團財務總管(樞機):該樞機負責管理樞機團的財產、賬目及團內一般事務。義大利文 Camerlengo 原意指內臣、總管,拉丁文為 Camerarius ,英語為 Chamberlain

Camillians :靈醫會會士;護病會會士;嘉民會士:乃義大利聖嘉民.列理斯 St. Camille de Lellis 1550-1614 )于 1582 年創立于羅馬的修會團體。男女會士以紅十字作徽章,以服務病患和開辦醫院為其主要工作。 1947 年來華在雲南工作,後遷臺灣,在羅東及澎湖等地設有醫院、護校等。該會全名為 Ordo Ministrantium Infirmis ,縮寫為 MI 。英文為 Ministers of the Sick

campanile L. :鐘樓;鐘塔:指附於教堂旁的鐘樓,以細長、高聳為其特徵。

Cana Conference :加納講習會;聖化家庭講習會:始於美國之家庭運動,以加強婚姻和家庭生活為宗旨。加納一詞采自耶穌參與加納婚宴、變水為酒的事蹟(若二 1-11 )。是 John P. Delaney SJ 神父于 1943 年在紐約所發起的運動,並於 1949 年受到美國主教們的肯定和鼓勵。

Canadian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加拿大主教團;簡稱 CCCB

cancellarius L. :秘書;掌印者。

cancelli L. :柵欄:昔日教友到祭台前領聖體時用以扶手的護欄(欄杆),現逐漸廢止。又稱 communion rail

candle, paschal :復活蠟燭;五傷蠟:象徵受難與復活的耶穌。

candles, votive :獻願蠟燭;獻蠟:在祭台或聖像前所奉獻的蠟燭,表達自己的愛心和誠意。

candlesticks :蠟燭台:固定蠟燭、擺於祭臺上或祭台旁。

Candlemas :聖燭節:耶穌誕生滿八日後,到聖殿受割禮時,有一正義人士名西默盎,蒙聖神啟示得知孩子是上主的受傅者,便抱過祂來,稱祂為「啟示異邦的光明,以色列的榮耀」(路二 21-32 ),教會以聖燭節每年在 二月二日 慶祝聖母獻耶穌于聖殿之事蹟。

canon (1) 法典;(天主教)法典:天主教法典全稱為 Code of Canon Law (2) 彌撒常典。 (3) 正典;法規:指教會所認可的聖經、信條。 (4) 議員;誦經員:主教座堂的議員、詠禮司鐸。

Canon Law, Code of :天主教法典;聖教法典;教會法典;教律:又可稱為 ecclesiastical canons / law ;拉丁文稱作 Codex Iuris Canonici ,簡稱 C.I.C. 。此法典 1917 年首次公佈,共 2414 條。 1983 年修訂為 1752 條,共七卷: (1) 總則。 (2) 天主子民。 (3) 教會訓導職。 (4) 教會聖化職。 (5) 教會財產。 (6) 教會刑法。 (7) 訴訟法。

Canon of the Mass :常典彌撒(彌撒常典);彌撒正則;感恩經(現稱):亦即 Eucharistic Prayer 。是彌撒的不變(精華)部分,包括頌謝詞和感恩經-禱詞、成聖體、成聖血、聖三頌等。

Canons of the Apostles :宗徒準則:早期教會法令集;又稱 Apostolic Canons

canonical :教會法的;教會法定的。

canonical hours :法定時辰:指教會的祈禱(日課)時刻,是照聖經每日七次祈禱的指示。詳見 Breviary

canonicals (1) 法定祭服。 (2) 法定考試:昔日司鐸晉鐸後,三年內應參加教會的在職考試。

canonist :教會法學家;教律學家。

canonization :列入聖品;列入聖人級;宣佈為聖;宣聖;列品:教宗隆重聲明某些足為教會楷模者已升天國,並應接受教會的尊敬、榮耀和讚譽。申請列品案件首先將候選人之言行、著作、聲譽、奇跡(殉道者免)等專案交由主教審斷,經調查屬實後,送交聖座,再經專案小組審查,最後由教宗做裁決,宣佈其為「真福」,可供某地區或某團體敬禮及慶賀。接著可更上一層樓,將此真福者案件送交聖座重新審查,經審查合格(非殉道者需要兩個奇跡)後,經教宗裁決可宣佈此真福為「聖人」,可供全球教會敬禮及慶祝。 1983 2 7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佈了新的宣聖宗座憲令,聖部法令亦於同日頒佈。參閱 beatification

canopy :華蓋;聖體傘。詳見 baldachino

Canterbury :坎特伯堙G英格蘭首席主教座堂所在地,為英國使徒聖奧斯定( St. Augustine of Rome )所建。著名殉道者多瑪斯.白克( St. Thomas Becket, 1117-1170 )曾任該地主教;直到 1558 年前為天主教所管轄。

canticle :頌歌;讚美詩;聖歌:題材取自聖經的詩歌,如贊主曲 Benedictus 、謝主曲 Magnificat 即是。

Canticle of Canticles :雅歌:舊約之一卷,詩歌體裁,相傳為撒羅滿(所羅門)王所作,亦稱 Song of Songs 。描寫天主對以色列選民的愛。

cantor L. :領唱者;歌詠團團長。

cape :白肩衣;白披肩:輔祭者或唱詩班所穿的禮服。

capital punishment :死刑;極刑。

capital sins :七罪宗。又稱 deadly sins, seven 。詳見 sins, capital

capitalism :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制度,主張投資及生產工具、資本的分配和交換,均在個人或自由的公司手中。其惡性後果是,貧富不均、剝削窮人、侵犯人權等。與社會主義(以國家為主的投資者)相對照。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出交集點,正是今日人類努力的目標。

capitulum L. (1) 參議會:主教座堂或修會之參議會;也指參議會會場。 (2) 簡短讀經:日課經聖詠後的聖經選讀。

cappa L. :披肩;大圓衣;戛巴(音譯):鬥蓬狀的祭服,聖職人員在特殊禮儀時所穿。又稱 pluviale ;英文稱為 cope

cappa m/agna L. :大禮服:樞機主教或主教行大禮時所穿的禮服。

Captivity Epistles :獄中書信:聖保祿在羅馬被囚時所寫的四封書信。包括厄弗所書 Ephesians 、斐理伯書 Philippians 、哥羅森書 Colossians 及費肋孟書 Philemon

Capuchins :嘉布遣會士:為方濟會三派之一,主張嚴格遵守聖方濟所定會規, 1525 年自成獨立團體。 1922 年來華,在東北及甘肅等地傳教。該會全名為 Order of Friars Minor Capuchins ,縮寫為 O.F.M.Cap

cardinal :樞機;樞機主教;紅衣主教;教廷大臣:樞機本意為樞紐、關鍵、重要之意。樞機主教是教宗之下,教會最高的聖職幕僚,俗稱教會親王。這些才德兼備的教會菁英,是由教宗親自甄選,協助教宗管理普世教會的事務。教宗出缺時,按法律只有他們才有權選舉教宗。因戴紅帽、穿紅衣之故,又稱紅衣主教。共分三級:主教級、司鐸級、執事級(法典 349-350 )。古時曾有俗人擔任樞機者,後來 1917 年公佈的教會法典規定須是神父,實際上現在都由主教擔任。中國歷任的樞機依次為北平總教區田耕莘( 1945 )、南京總教區於斌( 1969 )、香港教區胡振中( 1988 )、上海教區龔品梅( 1991 )、高雄教區單國璽( 1998 )。

Cardinals, College of :樞機團。詳見 Collge of Cardinals

Cardinal Dean :樞機長;樞機團長:為樞機團的主席,常由奧斯濟亞 Ostia 教區樞機主教擔任。全名是 dean of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

cardinal in curia L. :教廷樞機:指在羅馬教廷擔任職務的樞機。不擔任教區主教的樞機,多駐留羅馬。

cardinal in petto L. :隱名樞機;內定樞機;胸中樞機:指教宗雖已內定,但尚未(或不便馬上)宣佈其名的樞機。

cardinal of diaconal rank :六品級樞機;執事級樞機:由教宗授以羅馬城內執事區銜,共十四位。未升主教者應接受主教祝聖禮(法典 350 )。

cardinal of episcopal rank :主教級樞機:A由教宗授以羅馬城郊教區銜者,共有七位樞機,主管以下教區: 1/Ostia, 2/Palestrina, 3/Velletri, 4/Frascati, 5/Albano, 6/Sabina Mentana, 7/Porto Santa Rufina 。B東方禮之宗主教而被列入樞機團者,以其宗主教區為其名銜(法典 350 )。

cardinal of presbyterial rank :司鐸級樞機:由教宗授以羅馬城內堂區銜,實際上已經是主教(法典 350 ),而大都擔任世界各國首都或大城市的教區首長;原只有五十位,今已超過百位。現在都稱他們為樞機主教。又稱 cardinal priest

cardinal protector :保護樞機;代言樞機:依教會古老習慣,各修會均由教宗指定一位樞機為該會的代言人,此習慣已被教宗保祿六世取消。

cardinal vicar :代理樞機:教宗身為羅馬教區主教,因治理普世教務,分身乏術,故此委任一位元樞機,代理他實際治理羅馬教區的繁重事務。

cardinal virtues :四樞德:所有德行的中樞,共計四項,即: (1) prudence :謹慎。 (2) justice :公正。 (3) fortitude :剛毅。 (4) temperance / continence :節操。此四「倫理」樞德,與信、望、愛「神學」三德相對照。

care of souls :牧靈工作;管理人靈:負責照管教友的工作。

Caritas L. ): (1) 福利會;普愛會;明愛會:二次大戰後,創立於德國;今為世界性的天主教福利組織。美國亦有相同的組織,英文稱 Catholic Relief Services 1961 年香港定名為明愛會;臺灣通稱普愛會, 1997 年易名為明愛會。過去我國為受惠國,如今變為施惠國。 (2) 愛;愛德;慈善。同 charity

Carmel, Our Lady of Mount :加美樂山聖母;加爾默羅山聖母;聖衣聖母:厄堥先知曾在加美樂山 Mount Carmel 祭獻天主,蒙主悅納,於是上主的火降下,焚盡了犧牲,以民因而承認雅威是天主(列上十八 20-46 )。十二世紀有一批隱修士到加美樂山隱修,日後即成為加美樂會-聖衣會。相傳聖母于 1251 年七月,在該山顯現于聖西滿.司陶克院長( St. Simon Stock ),並授與他聖衣,故又名聖衣會;又稱 Carmelites 1452 年聖衣女隱修會亦成立,並於十六世紀由聖十字若望及聖女大德蘭改革後,分成新舊(著履與赤足)兩派。

carnival (1) 狂歡節;嘉年華(會):四旬期(守四十天齋期)前的歡樂期,流行於拉丁民族國家;法文稱肥週二( Mardi Gras )。 (2) 義賣會:教會為某善事而舉辦的義賣會。

carol (1) 聖誕歌曲:信徒所唱有關耶誕節的通俗歌曲。 (2) 報佳音;唱聖誕歌。

Carthusians :嘉都西會: 1084 年聖布魯諾( St. Bruno )創立於法國。規律嚴格,訓練會士克己苦身,獨居斗室,專心祈禱和工作。該會全名為 Order of Carthusians ,縮寫為 O. Cart.

case of conscience :良心問題;良心個案:探討一些教會法律或禮儀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拉丁文稱 casus

cassock :長袍;道袍:歐、美聖職人員日常穿的長袍,通常為黑白二色。又稱 soutane

Castel Gandolfo :岡道爾夫堡:位於羅馬市郊東南廿公里的高岡上,為教宗的夏宮,建於十七世紀。

casuist :個案專家:研究有關倫理問題的具體個案者。

casuistry :詭辯;曲解;決疑論;是非心鑒別法;是非鑒別學。

casus L. :事件;個案;問題;疑難案件。英文稱作 case 。參閱 case of conscience

catacombs :地窟;地下墓穴;墓窖;塋窟:位於羅馬東郊及東南郊之地下墓地,有一層與多層之分,為早期教友逃避教難( 64-313 )、舉行禮儀、埋葬殉道者的處所;根據羅馬法律,不得打擾墓穴,亦即不得進入墓穴捉拿人犯。據稱分佈羅馬附近的地窟之總面積達 600 英畝。教難過後( 313-410 ),便發展為墓地,由於信徒喜歡埋在殉道聖人骨骸旁,並建有聖堂。第四世紀後即不復應用。到第七世紀時,有些殉道聖人骨骸遷往羅馬(地上)大教堂內,地窟逐漸被人忽略。直至十五世紀始被發現; 1849 年經考古學家羅西教授( Prof. De Rossi )等專家陸續整理、規劃後,逐漸從文字及繪畫中,找出早期教會豐富而有價值的新舊約資料;現為考古、觀光、朝聖之勝地。

catafalque (1) 安所架;安魂架:昔日在聖堂內為亡者獻祭祈禱時,用以存放或代替棺材之特製木架,上覆黑布,中間用白布繡一大十字,兩旁各放置大蠟臺三支;現已廢除,改用棺木或遺像。 (2) 靈柩台:指將靈柩移入教堂所用之有輪的鐵架。

catechesis L./ Gr. :教理講授;教理(書);要理講授:慕道者領洗前應先接受教理講解。也可引伸為教友間的信仰對話、見證、分享藉以培養信仰生命。

catechetical directory :教理講授指南。

catechetics :要理教學法;教理講授學。

catechism :教理問答;要理問答;教理書:以問答形式講解天主教倫理和教義之手冊,一般是為了培育準備領洗、領堅振、領聖體者,始於十六世紀。梵二後,中國主教團先後出版了《天主教的信仰》、《天主教信仰問答》、《天主教教理》。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天主教教理:一九九二年公佈,共 2865 條,內容分信條、聖事、十誡、祈禱四部份。

catechist :傳教員;傳道員(師);教理講授員。

catechumen :慕道者;望教者;保守教友:指願意領洗、加入教會而研習天主教教義者。有些教友雖已領洗,然而對信仰知識卻一無所知、一知半解或未曾付諸實行,則應該參加慕道研習。

catechumenate :慕道期;望教期;保守期:指欲進教而研習天主教教義之過渡期。

catechumens, oil of :候洗者聖油;慕道者聖油。

catena L. :教父聖經注釋集錦。

cathedra, ex L. (1) 聖座隆重宣言:教宗以其不能錯誤的最高權威,對全教會正式頒佈有關教義或道德的決定。 (2) 寶座:設于主教座堂,為主教專用的座位。參閱 cathedral

Cathedra Petri L. :伯鐸座位;彼得講席(基):天主教會最高元首席位。

cathedral :主教座堂:教區中的首要聖堂,堂內置有主教的(寶座)座位; cathedra 拉丁文意即座位,故稱主教座堂。

cathedral chapter :座堂聖職(歌詠)團:是主教座堂的參議神父,協助主教處理教務,現已廢除。

cathedraticum Gr. :主教捐;座堂稅:主教所轄的各堂區,每年應繳納規定的捐獻,以維持主教和教區的開銷。

catholic (1) 天主教;公教;至公:代表至一、至聖、至公、傳自宗徒的真正的教會。 (2) 天主教教友;信徒。 (3) 天主教會。 (4) 大公教會的:此字原為希臘字,指大公、普遍之義。 107 年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 St. Ignatius of Antioch )始用之。

Catholic Action (1) 公教進行會;公進會:指平信徒有組織的使徒工作。是教宗碧嶽十一世所積極推動的一種教友見證、傳教團體。 (2) 公教進行運動:泛指教友的一切見證、傳教活動。中華公教進行會,于民國元年由山西成玉堂、劉錦文神父(後均升為主教)和天津雷鳴遠神父等發起,在天津成立總支部。民國二年已遍及十余省區。後該會聯合耶、佛、回、道教,共同反對「定孔教為國教」之議,終於成功。民國十七年教廷代表剛睄暕`主教(後升樞機)見該會會務衰落,擬定該會組織大綱,並編寫《公進會臨時守則》;同年在北平成立公教進行會總部;民國廿一年教廷正式批准公進會章程;翌年由教宗任命于斌神父(後升樞機)為總監督,陸伯鴻、鄧維屏為正副會長;對日抗戰時會務停頓。民國三十五年田耕莘樞機又一度提倡;大陸政權轉移後又被迫停頓。其功能與今日的天主教教友傳教協進會類似。

Catholic Almanac, National :美國天主教年鑒:美國方濟會每年出版的手冊,是一本介紹美國天主教的實用參考書。

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Chinese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詳閱 Chinese Regional Bishops' Conference

Catholic Central Bureau :天主教教務協進委員會:簡稱教務協進會, 1947 年教廷駐華公使黎培理總主教( Antonio Riberi )成立於上海; 1951 年遷台; 1967 年中國主教團成立後,曾一度成為主教團決策的執行機構。縮寫為 C.C.B. 。現為臺灣主教團秘書處取代。

Catholic Church :天主教;天主教會;天主堂;天主教堂。

Catholic Epistles :天主教書信;天主教公函;教會書信(公函):保祿書信以外的宗徒書信,共七封:即雅各伯書,伯多祿前、後書,若望一、二、三書及猶達書。

Catholic faith :天主教的信仰:唯獨天主教擁有宗教信仰的全部真理。

Catholic-Orthodox :東方禮天主教:指採用拜占庭禮的天主教徒。

Catholic Truth Society :天主教真理學會:天主教英語國家出版機構, 1889 年成立於倫敦。

Catholic Truth Society of China :中華公教真理學會: 1933 年成立於香港,出版中英文公教書籍。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美國天主教大學: 1889 年由美國主教團所創設,位於美京華盛頓。其學位政府和教會均予承認。

Catholic Weekly :善導報週刊:臺灣高雄教區發行的天主教週刊,由遣使會創辦。又名 Shantao Catholic Weekly

Catholic Youth Organization :天主教青年會: 1930 年為美國芝加哥總主教希爾樞機( Bernard Sheil )所創立。簡稱 CYO

Catholicism (1) 天主教思想與生活:可從天主教的教義、禮儀、倫理、組織四方向去探討。 (2) 天主教教義。 (3) 天主教;天主教會;大公教會:雖有東、西教會之分,卻歸屬同一(羅馬)教宗。

Catholicity of Church :天主教的大公性;教會的至公性:此術語顯示真宗教的大公特色,亦即天主教是屬於萬民的,沒有語言和種族限制。

cause :因;原因;事件:泛指某物生成的理由,與結果相對照,為神哲學用語;譬如天主是宇宙萬物的第一因 First Cause

CCD :教理研究會: 1905 年為教宗碧嶽十世( St. Pius X )所創,以訓練教友講授要理為宗旨,特以未就讀教會學校的學童為服務物件。 1934 年在美國組成委員會,積極推動。 1962 年香港教區也正式成立。全文為 The Confraternity of Christian Doctrine

CDD :主徒會:拉丁文為 Congregatio Discipulorum Domini 。詳見英文 Disciples of the Lord, Congregation

CELAM Sp. :拉丁美洲主教團: 1955 年為拉丁美洲國家的主教于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 )所組成之代表廿個拉丁美洲國家的主教團。 CELAM 為縮寫,全文為西班牙文: Consejo Episcopal Latino Americano 。曾頒佈布埃布拉檔 Document of Puebla CELAM

celebrant :禮儀之主持人;主禮;聖事的主持者。參閱 caeremoniarius

celebration (1) 舉行;禮儀之舉行:例如舉行彌撒等。 (2) 慶祝;慶祝節日;瞻禮。

Celebration of the Word of God :聖經誦禱;聖言宣讀集會:沒有神父主持彌撒時,由教友主持聖道禮儀的集會。

celebret L. :行祭證:聖職人員旅行在外,需要舉行彌撒時,證明自己聖職身分的證書。

celestial :天上的;天堂(國)的。

Celestical Hierarchy :天使等級;九品天使。又稱 Nine Choirs ,詳見 Choirs of Angels

celibacy :獨身(生活);獨身制;貞潔:指西方教會中聖職人員的獨身。天主教聖職人員的獨身,系追隨聖保祿的勸諭(參閱格前七 8 );司鐸為了天國和服務人群之故,全心投入福傳工作而放棄自己的自由,以體驗在基督內的新自由。六世紀末教宗大國瑞( Gregory the Great 540-605 )始規定西方(拉丁)禮高級聖職人員(五品、六品、司鐸、主教、教宗)應獨身。故獨身制為教會法,並非絕對不可改變者。天主教東方禮( Eastern Rite )准許司鐸結婚,但必須在領執事品以前。今五品已取消,西方禮的終身執事(六品)不必獨身,唯司鐸以上仍需獨身;但偶有例外,譬如有些基督教牧師改宗天主教後,經教宗特許,晉鐸後可攜眷擔任聖職。

cell :小屋:隱修士所居住的單人小屋。

Cena Domini L. :主的最後晚餐。同 Coena Domini 。詳見 Last Supper

Cenacle, the (1) 晚餐廳:耶穌最後晚餐之處所。 (2) 避靜院:由女修會所主持的婦女避靜的房舍。

censer :提爐;吊爐;香爐:內盛木炭,在重要禮儀中撒些香料(末)在燃燒之木炭上,芳香四溢,用以代表誠敬的讚頌,上達天庭。又稱 thurible

censor librorum L. :書籍審察員:由教區主教委任的出版審察員,負責審察即將出版的書,有無違反信仰或倫理之處。審察通過後,便批「無妨出版 nihil obstat 」,教區主教再簽「准印 imprimatur 」。英文作 censor of books

censure :懲戒罰:教會對領洗者的制裁或懲罰,計有絕罰 excommunication 、禁罰 interdict 、停職罰 suspension 。詳見 penalty, ecclesiastical

Centesimus Annus :《百年》通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頒( 1.5.1991 )。

centurion :百夫長:古羅馬軍制中管理一百士兵的軍官(參閱瑪八 5-13 )。

Ceremonies, Master of :司儀:教會禮儀中指揮禮節、依禮規進行的人。

Ceremonies, Sacred Congregation of :典禮部:教廷聖部之一,管理非宗教禮儀者,如教宗宮廷之禮節等;由教宗西斯篤五世( Sixtus V )成立於 1588 年。

ceremony :禮儀;禮節;儀式;祭禮。拉丁文稱作 ceremonia

certificate of Baptism :領洗證;領洗證明書。

Chair of Unity Octave :基督徒合一祈禱周:又稱 Church Unity Octave Unity Octave 。每年一月十八至廿五日訂為基督徒合一祈禱周,為聖公會神父華特遜( Paul J. F. Watson )於 1908 年在紐約州格瑞莫爾( Graymoor )所發起,自一月十八日聖伯鐸寶座節( The Chair of St. Peter in Rome )開始,一連舉行八天,故有 Chair of Unity Octave 之稱。華神父于 1909 年改宗天主教。

Chalcedon, Council of :加采東大會:天主教於 451 年在加采東所召開的第四次大公會議,聲明基督有「神、人兩性一位」。

Chaldean Rite :迦(加)爾底亞禮;迦提禮:用古敘利亞文舉行的禮儀。

chalice (1) 聖爵:行祭使用的聖爵,堶悸爾眶撠s經祝聖後成為基督的血。 (2) 苦爵:象徵耶穌的苦難(瑪廿六 42 ;若十八 11 )。拉丁文稱作 calix

chalice veil :聖袱:與祭衣同色的方形布,用以覆蓋聖爵,現已取消。

chamberlain, papal :教宗侍從:教宗所賜榮銜之一: (1) 對聖職人員稱蒙席。 (2) 對一般教友稱教宗侍衛。又稱 camerlengo camerarius

chancellor :教區秘書長。

Chancery, the Apostolic :教廷文書院:始於四世紀,起草並處理教廷文書;如有關列品文件及劃分新教區文件等。

chancery office :教區秘書處;教區辦事處:俗稱主教府或主教公署。又稱 ordinariate

chant :聖歌:主要指單旋律的教會禮儀用歌曲。

chapel :小聖堂;小教堂;小禮拜堂;分堂: (1) 指學校、軍營、醫院等附設的教堂。 (2) 指大教堂內區隔的小教堂。

chaplain :專職司鐸;小聖堂服務的司鐸:受委任特別為某一團體或某一特殊會眾,經常從事某些牧靈工作的司鐸(法典 564 ),包括 (1) 軍中、醫院、學校和團體工作的專任神父(牧師),稱之為隨營司鐸或軍中神父、學校神父,或軍牧、校牧、院牧等; (2) 管理小教堂的專任神父,如國家元首私用小教堂的管理神父,即用此稱謂。

chaplain of army :隨營司鐸(牧師);軍中神父;軍中教士。

chapter (1) 參議會:修會或教區的參議會。 (2) 章:新舊約段落的分隔。

chapter, general :全體大會:指修會全體代表大會。

chapter house :會議廳:宗教團體的會議廳。

chapter of canons :詠禱司鐸班:乃一司鐸集團,在主教座堂舉行較隆重的禮儀外,並擔任法律或主教所委託的職務(法典 503 )。

character of Sacrament :聖事的神印:凡領受洗禮、堅振、聖秩聖事者,在靈魂上均印有不可磨滅的標誌-印號,因此也無需重複領受此三聖事。

charism :神恩;奇恩;特恩;恩賜:指天主聖神賜與人特別的恩寵之禮物,如治病、顯奇跡、說異語等(格前十二;羅十二 6-8 )。可稱 charismatic gifts ,又稱 charismata charisma L./ Gr. )。

charismatic (1) 蒙受神恩的;得到特恩的。 (2) 聖神同禱會的;神恩復興運動的。

charismatic renewal :聖神同禱會;神恩復興運動: 1966-67 年始於美國匹茲堡 Duquesne 大學的一種共同祈禱,是領受聖神洗禮或講異語的一種運動,逐漸傳遍全世界。

charity (1) 愛;博愛;仁愛。 (2) 愛德:超性三德(信、望、愛)之一,基督徒的愛是指愛天主,並為了天主而愛眾人。詳見 faith (3) 慈善;普愛;施捨:尤指慈善工作或機構。D天主教明愛會:詳見 caritas

charity, act of (1) 愛德頌:經文之一,大意是「天主,我愛禰在萬有之上,並為了禰而愛人如己」。 (2) 慈善行動。 (3) 愛德行為:激發愛心的內在或外在的行動。

charity, works of :慈善事業;慈善工作;愛德工作。

Chartres, Our Lady of :沙爾德聖母大堂:該堂早在西元 67 年建于法國沙爾德,並於 1220 年重建,美輪美奐,堂中藏有相傳聖母用過的頭巾。

chasse :聖髑櫃;聖髑匣;聖髑盒:多為方形,用以盛聖人遺骸-聖髑( relic )。

chastity (1) 貞潔聖德;貞德;守貞:讓理智控制自己的性感、情欲,人應有羞恥之心,非禮勿思、勿視、勿言、勿動。拉丁文稱作 castitas ;又稱貞操或潔德。任何基督徒,無論結婚與否,都應照自己身分潔身自愛。 (2) 貞潔聖願:照福音勸諭誓許天主度獨身生活的信徒,譬如男女會士和拉丁禮的神父、主教即是。

chasuble :祭披:舉行彌撒時主祭神父穿在最外層的祭服。共分白、黑、紅、綠、紫五種禮儀顏色;有些地方在特殊(喜慶)日使用紫紅色或金色。

Cherubim :普智天神;智品天使;革(蓋)魯賓:相傳為天使九品級中的第二級,僅次於熾愛或賽辣芬天使 Seraphim 。詳見 choirs of angels

Childermas Day :諸聖嬰孩殉道慶日;諸聖嬰孩致命瞻禮:於十二月廿八日舉行,以紀念耶穌時代,被黑落德殺死的無辜嬰孩(瑪二 16-18 )。

Children of Mary :聖母愛子會:男女青少年教友團體之一,以在青少年團體中推行聖母敬禮為宗旨,始於十二世紀。

Children's Crusade :兒童十字軍: 1212 年先後約有五萬名天真、純樸的德、法兒童,長途跋涉走向巴勒斯坦,一心想光復聖地;結果,部分被凍餓而死,部分被賣為奴,其餘則返回家鄉。

chiliasm :千年說;千福年說;千禧年說;千年王國說:教會初期,根據默示錄第廿章 1-15 節的字面解釋,誤認為世界末日來臨前,基督將會光榮來臨,建立一個為時一千年的(升平之)地上王國,又稱 millenarianism Millenium 。事實上,千年統治乃象徵教會旅程-從基督復活開始,到最後審判為止。

China :中國:唐貞觀九年,由天主教分出之異端「景教」傳入我國。 1293 年方濟會士孟高維諾來北京傳教,到元朝滅亡時教務消聲匿跡。直至十六世紀以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士來華傳教,其他修會的會士隨即跟進,教務在困難中成長。民國成立後始能完全自由傳教。 1926 年教宗碧嶽十一世親自祝聖了六位中國主教,奠下了本地教會的基礎。 1939 年影響教務發展的「中國禮儀之爭」落幕。 1946 年教宗任命了中國首位樞機田耕莘,並建立了中國聖統,中國教會終於正式落地生根。 1949 年共黨掌權後,外籍傳教士被逐,福傳工作受到限制,面臨考驗;兩千禧年以來,教務漸露曙光。臺灣教會享有傳教之自由,而海外之華人教會卻發展迅速。

Chinese Martyrs :中國殉道聖人;中華殉道先烈。詳見 Martyrs, Chinese

Chinese Regional Bishops'Conference :中國主教團:又稱 Chinese Catholic Bishops'Conference 1998 年易名為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中國禮儀之爭:十六世紀在華傳教士曾因中國祭祖與敬孔的習俗發生爭執,部分傳教士(包括耶穌會士)認為與教義無礙,部分傳教士(包括道明會士)則認為違反教義;雙方相持不下而訴諸教廷;經教宗克萊孟十一世( Clement XI )於 1715 年下令禁止中國教友舉行祭祖、敬孔的外表儀式,並不得再討論此類問題;傳教工作因而大受影響。直到 1939 年始由教宗碧嶽十二世( Pius XII )正式聲明:中國傳統祭祖與敬孔的外表禮儀並無宗教意義,故解除禁令,教友因而可自由參加祭祖與敬孔的禮儀;華人福傳的最大障礙終告解除。于斌樞機於 1971 年發起春節敬祖祭天禮儀;主教團于 1974 年編訂了祭祖禮規。

chi-rho Gr. :「凱樂」符號:希臘文基督「 ΧΡΙΣΤΟΣ 」之前兩字母「 ΧΡ 」,兩字重疊在一起: P 向下拉長, X 重疊于 P 之下方,組成一象徵符號,代表基督 CHRIST

Chirograph letter :教宗親筆函。又稱 Autograph letter

choir (1) 聖詠團;唱經班;唱詩班;歌侶;歌席。 (2) 唱經樓:教堂中之唱經樓、合唱團。

choir loft :唱經台;唱詩席。

choir monk :歌詠修士:隱修院中公誦日課的修士。

Choirs of Angels :天使歌侶;九品天使(神):天上的天使高低等級不同,共分九品,又稱 Nine Choirs Celestial Hierarchy 。九品從上到下之名稱為: (1) 熾愛天使 Seraphim ,音譯色(賽)拉芬。 (2) 普智天使 Cherubim ,音譯革魯賓。 (3) 上座天使 Thrones (4) 宰製天使 Dominations (5) 異能(力)天使 Virtues (6) 大能天使 Powers (7) 掌權天使 Principalities (8) 總領天使 Archangels (9) (護守)天使 Angels

choral vicar :詠禮司鐸長:指座堂聖職團( cathedral chapter )唱經班的指揮。今已廢除。現仍保有詠禱司鐸班 chapter of canons 制度(參閱法典 503 )。

chosen people :選民。指: (1) 舊約天主許諾亞巴郎之後代-猶太人為特選之民族,因為將產生一位救世主(參閱創十七)。 (2) 基督徒-教友。

chrism :聖化聖油:舊稱堅振聖油,是一種橄欖油攙合巴爾默( balm )香料之混合油,通常在聖周(星期四上午)經主教以大禮祝聖,用於堅振、洗禮、聖秩三聖事及其他祝聖禮儀中。

chrismal (1) 聖油盒。 (2) 白袍:領洗時所穿之白禮服。

chrismation :傅油;敷油:為人或物之傅油行為。

Christ :基督;基利斯督;受傅(敷)者:希臘文稱「 ΧΡΙΣΤΟΣ Christos ,譯自希伯來文「 Messiah 」彌賽亞或默西亞,意即「經上主傅(敷)油者」,引伸為救主及品位尊高者,通用為耶穌之名號。拉丁文稱作 Christus

Christ the King :基督普世君王節:由教宗碧岳十一世於 1925 年所建立(若十八 37 ),該節日在常年期最後的(第卅四)主日舉行。

christen :授洗;付洗。或稱 to christe

Christendom (1) 基督 ( ) 教國:指天主教或基督教(耶穌教)徒占多數的國家,亦即基督教國家。 (2) 基督徒;基督徒世界;基督宗教界;基督宗教團體:泛指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和信徒有關的一切。

Christian :基督徒;基督宗教的;表現基督精神的: (1) 教友;信徒(友):經由洗禮與耶穌基督關係密切的人。西元 43 年後,在安提約基雅首次使用「基督徒」名稱(宗十一 26 )。 (2) 信仰基督是復活的救世主的人。 (3) 按照耶穌訓誨生活的人。 (4) 耶穌的;基督教的;表現基督精神的。

Christian Brothers :公教學校修士;訓蒙會修士: 1680 年聖喇沙( St. John B.de la Salle 1651-1717 )創立於法國,從事教育青年工作,簡稱 FSC 1875 年來華,在香港工作。該會正式名稱為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

Christian Community :公教社團;基督徒社團;教友社團。

Christian Democracy Party :天主教民主黨;基督徒民主黨:以信守基督徒信仰原則而組成的政黨,歐洲及拉丁美洲均有此組織,而且成員多系天主教徒,但也歡迎基督教徒參加。簡稱 CDP

Christian Democracy Union :天主教民主同盟;基督徒民主聯盟:在德國為天主教組織,但基督教徒亦可參加。簡稱 CDU

Christian Era :基督紀元;主曆;西元。又稱 Common Era 。簡稱 C.E.

Christian faithful :基督信徒;教友:因洗禮加入基督的奧體,成為天主的子民,分享基督司祭、先知、王道的職務,奉召執行天主所交待的使命(法典 204 )。

Christian Family Movement :天主教家庭運動;公教家庭運動: 1947 年在芝加哥開始,推動聖化家庭運動;簡稱 CFM 。以「共同祈禱,百年和好 The family that prays together, stays together 」為口號。由一對職工青年夫婦發起,初稱 Christian Family Action CFA );後改今名。

Christian Life Weekly (1) 教友生活;基督徒生活。 (2) 教友生活週刊:臺灣臺北總教區辦的刊物, 1953 年創刊。

Christian name :聖名;洗名;教名:通常指接受洗禮時所取教會聖人之名。嚴格說來,聖名 Holy Name 專指天主(耶穌)的名稱。

Christian Science :基督科學教派;神聖療病會: 1879 年由艾迪女士( Mary Baker Eddy )所提倡之基督教教派,憑精神方法治療疾病為其特點。

Christian Social Union :天主教社會聯盟;基督徒社會聯盟。

Christianity :基督宗教;基督宗教文化;基督宗教精神: (1) 基督教義。 (2) 基督信仰;基督宗教;基督教會;信仰基督團體:泛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宗教,是普世的、整體的、歷史的、啟示的、有教義的、末世的、整合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耶穌教)、東正教。 (3) 基督文化世界;基督徒特徵;基督徒精神。參閱 Christendom

Christianization :基督化;信仰基督;皈依基督(宗教)。

Christifideles Laici L. :《平信徒》通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頒( 30.12.1988 )。

Christlike :像基督的:試圖在行為、精神、思想上仿效耶穌的人。

Christmas :耶誕節;耶穌耶誕節;耶誕節:耶穌誕生之確切日期聖經並未詳細記載(路二 1-20 ),西元 354 年教會始規定每年 12 25 日為耶穌耶誕節。詳見 Nativity of Christ

Christmas carol (1) 聖誕歌。 (2) 報佳音:耶穌誕生時,天使向牧羊人報告救世主誕生的大喜訊-佳音(路一 8-11 ),因此而演變為耶誕節沿門獻唱聖誕歌曲報佳音的習俗。

Christmas crib :聖誕馬槽:由聖方濟( St. Francis of Assisi )開始,於耶誕節期間在聖堂、家中或廣場陳設聖誕馬槽:包括耶穌聖嬰、瑪利亞、若瑟、天使、三賢士、牛、羊等,以描繪聖誕情景。或簡稱 crib

Christmas cycle :聖誕期:教會禮儀週期之一,由「將臨期」開始,至「主受洗日」止。其中包括: (1) 將臨期 Advent (2) 耶誕節期 Christmas (3) 主顯節 Epiphany ,昔日的「主顯節期」今已取消。

Christmas Eve :聖誕前夕;聖誕夜:耶穌聖誕前一日(望日)。

Christmas tree :聖誕樹:聖誕裝飾之一,開始於德國; 1840 年已在英國流行;現已風行全球。

Christmas wreath :聖誕花圈;聖誕花環。

Christmastide :聖誕期。詳見 Christmas cycle

Christo-centric :以基督為中心的。

Christology :基督論;基督學:反省納匝肋人耶穌和信仰的基督兩者的關係,以及探討耶穌為天主的基礎和意義。

Christonomy :基督律。

Christophany :基督顯現:指耶穌基督復活後的顯現。

Christopher, medal of St. :聖多福聖牌:美國習俗,祈求行車安全的聖牌。據古老傳說渡船夫聖多福曾帶嬰孩耶穌安然渡過溪流,被民間視為旅行主保。

Christopher movement :多福運動;多福運動提倡者:指隨時隨地之點滴福傳運動, 1945 年由瑪利諾會凱樂神父( Rev. James Keller, MM )倡行,「以善勝惡」為其中心思想;口號為「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鼓勵人將基督的愛和真理散佈到市場、政府、學校、文藝界、娛樂圈。又稱 Christophers, the

Christus L. :基督。見 Christ

Christus Dominus L. :《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梵二大公會議文獻之一( 28.10.1965 )。簡稱 CD

Chronicles, Book of :編年紀;歷代志(基):舊約史書,又稱 Paralipomenon ,意為「史事補遺」,分上下兩卷,記載自亞當起,至巴比倫被擄期結束-包括居魯士王( Cyrus )准許以色列人返回巴勒斯坦( 536 B.C. )在內的事蹟。

Church (1) 教會;教會團體;基督徒團體;教派;會眾:指耶穌建立的信仰團體(集會),亦即天主在世界上的家庭-教友透過洗禮而成為一家人,彼此形同手足。基督教會所有的要素,圓滿地保存在天主教中,而天主教的四個特徵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2) 教堂;天主堂;禮拜堂(基):為敬禮天主而專用的神聖房屋;指所有信徒都有權利到此參與(舉行)天主的敬禮;其次為聖堂 oratory (拉丁文為 oratorium ),專為某一團體敬禮天主之用;最後為私用小聖堂 private chapel (拉丁文為 sacellum privatum ),經教區教長許可,只為私人或家族之用(法典 1214-1229 )。

Church, Anglican :安立甘教會;英國國教:又稱 Anglicanism ,是英王亨利八世脫離天主教時,於 1534 年所創始的獨立教會。是一個在英國紮根、茁壯、成長,而逐漸遍佈全世界的教會支派,稱之為聖公宗 Anglican Communion 。該會傳至英國國外後改稱聖公會 Episcopal Church Episcopalianism

Church, Apostolic :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即天主教會。詳見 marks of the Church

Church, Baptist :浸信會:基督教更生團體之一,強調施行浸禮的重要性。又稱 Baptists

Church, Catholic :天主教會;公教會:指公教會-天主教會,乃歷史上由耶穌基督親自創立、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教會。至於其他自稱屬於基督的教會,都是從這古老的天主教會先後分離出來的。明末羅明堅、利瑪竇等傳教士到中國時,將公教會稱為天主教(會),因此「天主教會」就是西文的「 Catholic Church 公教會」。參閱 marks of the Church

Church, Eastern :東方教會:指源於東羅馬帝國的教會及其信友團體。與西方曾有三次分裂經驗:奈斯多利之爭( 431 年)、一性論( 451 年)、新舊羅馬之爭( 1054 年)。事實上,統一的教會並不排除多元化:真理傳達的方法、禮儀、法律和管理的結構容或有所不同,因而有東、西方禮儀之別。東方禮有五種:亞歷山大禮、安提約基禮、加式丁禮、亞美尼亞禮和拜占庭禮。其中拜占庭禮流傳既多又廣,名稱也不一,如: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希臘斯拉夫教會等等名稱。東方教會有的與教宗保持共融,有的則分道揚鑣。

Church, Father of the :教父:指初期的教會作家,以正統的教義和聖潔的生活著稱,因此受到教會嘉許,而被視為信仰之見證人,其特徵是:年代久遠、正統教義、生活聖潔、教會嘉許。

church, local :地方(區)教會;個別教會:指普世教會在某地區的可見部分。泛指一個地區、國家、教省、教區、堂區等等。又稱 particular church

Church, Lutheran :路德會;信義會;信義宗:基督教派之一, 1517 年由馬丁.路德( 1483-1546 )創始,強調人只要信便可得救。

Church, Methodist :衛理會;循道會。詳見 Methodism

Church, Militant :戰爭的教會;作戰的教會:指為抵抗三仇(魔鬼、世俗、情欲)以爭取永生,仍生活于現世之教會(友)。與受苦的教會-煉獄,和得勝的教會-天堂,同屬基督奧體。

church, national (1) 國家教會;獨立教會。 (2) 國家教堂;國民教堂;僑民教堂:以語言、文化為背景而異於當地教會的教堂;如美國各大都市的波蘭語教堂、華人教堂等是。

Church, Old Catholic :老(派)天主教會:一群神父及教友,因拒絕梵一大公會議( 1869-1870 )帶來的改革-尤其教宗首席權和不能錯之信理,而另立門戶,堅持原有的信仰,故名老派天主教會。

church, particular :個別教會;地方教會。參閱 church, local

Church, Pentecostal :五旬節教會;神召會。詳見 Pentecostal Church

Church, Presbyterian :長老教會。詳見 Church, Reformed

Church, Primitive :初期教會:指第一個因耶穌基督之名而聚集的團體,源於新約。初期教會誕生於東方閃族和希臘文化交會之點,成員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

Church, Protestant :基督教:誓反教:一般指脫離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基督教會或團體。教會的角色有二: (1) 精神本質,亦即教會是信仰及友愛的團體,屬於聖神的工作,非人力所能控制。 (2) 外在表現,亦即教會也是一個人世間、歷史中的制度,在每一時代表現出具體的生活方式的團體。後者是造成基督教會內分歧的原因。參閱 Protestant(-ism)

Church, Reformed :改革(宗)教會;革新教會:指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後所產生的教會。而長老會在許多非英語國家稱為改革教會。至於天主教本身受到宗教改革運動的刺激和效應,所作的正面回應和修正,稱為天主教復興 Counter Reformation

Church, Roman Catholic :羅馬天主教會。詳見 Roman Catholic Church, Catholic

Church, Suffering :受苦的教會:教會不斷地接受痛苦的考驗,尤指煉獄靈魂。詳見 Mystical Body of Christ )。

Church, Triumphant :凱旋的教會;得勝的教會;勝利的教會:指戰勝罪惡、凱旋升天的天朝諸聖。詳見 Mystical Body of Christ )。

Church, Universal :普世教會:指全球性的信仰團體-至公性的教會,與至一性、至聖性、宗徒性共同組成教會四大特徵。與地方、個別教會相對照。

Church of Brethren :兄弟教會;友愛會:基督教的一派。

Church of England :英國教會:始於十六世紀的英國國教。

Church of Rome :羅馬教會:此乃非天主教人士-尤其是基督新教人士,對天主教的用語。因為宗徒之長聖伯鐸乃首任羅馬主教,而他的繼承人也順理成章地擔任羅馬主教,因此才有此說。

Church of Silence :靜默的教會:指在本國因受到迫害,而無法與外界保持連系的教會,多指共黨政權統治下的教會。

Church Unity Octave :基督徒合一祈禱周。詳見 Chair of Unity Octave

church-yard :教會墓地:多指歐洲(部分)教堂旁的教會墓地。

Church year :教會年;禮儀年。

Churches of Christ :基督新教:為基督使徒會( Disciples of Christ )之一支; 1832 年由甘貝爾( Campbells )弟兄創立于美國賓州,以聖經為唯一信仰根據,標榜浸洗式洗禮。

churching of women :產後感恩禮:婦女分娩後的感恩禮。

ciborium L. :聖體盒:保存聖體的金屬器皿。

cincture :聖索:禮儀中系於大白衣外的繩索,現已很少使用。

circumcision :割禮;割損:猶太人割除男性包皮的禮儀,變成了與天主特殊關係的象徵,始於舊約以色列始祖亞巴郎 Abraham 。原是古代農業社會習俗。拉丁文作 circumcisio

Circumcision of Our Lord :聖嬰割損瞻禮;吾主割禮:往昔在 一月一日 紀念耶穌聖嬰割包皮禮,現已取消。

circuminsession :彼此滲透;互相寓居;相互交融: (1) 天主三位彼此滲透、相互內在性。 (2) 基督天主性、人性的相互內在性。又稱 circumincession

Cistercians :熙篤會士;苦修會士: 1098 年聖羅拜( St. Robert )創立於法國,主張生活嚴肅,平時禁止交談,故俗稱啞吧會,重個人清貧,終身吃素,每日淩晨即起身祈禱。 1883 年傳入我國,先後在察哈爾楊家坪,河北正定及四川成都等地設有會院。大陸政權轉移後,也在香港大嶼山設有會院。後又在臺灣省南投縣水媔m設有會院。英文全名是 Order of Cistercians of the strict observance ,簡稱 O.C.S.O.

Citta del Vaticano It. :梵蒂岡國;梵蒂岡城:天主教羅馬教廷所在地。

City of God :天主之城: (1) 四世紀聖思定之名著。 (2) 聖詠上指耶路撒冷京城。

clapper :木鈴:指昔日聖周星期四起,至復活前夕,為紀念耶穌苦難,用以代替銅鈴(鐘)的木鈴,表示悲傷之意,現很少再用。

clarity :神光:復活後四奇恩之一。詳見 brightness

clausura It. (1) 修院禁地;教會禁地:依教會法為修會的男女會士所保留的靈修處所,俗人不得隨意進入打擾。 (2) 結業式:基督活力運動( Cursillo )的結業式。

Clementine Epistle :克勉教宗書簡:西元 95 年教宗聖克勉(克來孟)所寫的書簡,內容討論當時教會問題及教宗的地位。

Clementine Instruction :克勉訓令:四十小時明供聖體禮規, 1736 年由教宗克勉(克來孟)十二世宣佈, 1914 年改訂。又稱 Forty Hours 四十小時。

Clementine popes :克勉時代之教宗:特指 1378 1423 年,西方大分裂時期,居住于亞威農( Avignon )的兩名偽教宗:克勉(克來孟)七世( Clement VII )及本篤十三世( Benedict XIII )。當時居於羅馬之教宗為伍朋六世( Urban VI )、博義九世( Boniface IX )、諾森七世( Innocent VII )、國瑞十二世( Gregory XII )及馬丁五世( Martin V )。

clergy :聖職人員(界);神職人員:正式的稱呼為聖職人員 sacred minister ,指為主服務而度獻身生活者,尤其是領過聖秩聖事者(法典 1008 ),也有人稱之為神職人員。但若嚴格區分,「聖職」人員指領過聖秩聖事者,而「神職」人員則泛指所有服務教會的人員,也包括修會的男女會士在內。

clergy, diocesan :教區聖職人員;教區聖職班。

clergy, married :已婚聖職人員:已婚(天主)教徒之成為聖職人員者,尤指東方禮天主教已婚的聖職人員。

clergy, regular :修會聖職人員;入會聖職人員:以別于教區聖職人員 diocesan clergy

clergy, secular :教區聖職人員;在俗聖職人員:為直屬于教區主教的聖職人員,以別于修會聖職人員 regular clergy 。今多稱 diocesan clergy

cleric :聖職人員;神職人員。詳見 clergy

clericalism :唯聖職主義;聖職專權;教權主義:指聖職人員干涉其他(非其領域)事務之企圖。

cloister :修院禁地;教會禁地:又稱 close ,詳見 clausura

coadjudor-bishop :助理主教:教宗任命的領銜主教,協助管理教區者,有繼承權。

coat of arms :聖職徽章:教會高級聖職人員的徽章。

co-consecrators :陪同祝聖者:祝聖主教時普通應有三位主教聯合主持,一位是主禮(主角),兩位是襄禮,亦即陪同祝聖者(配角)。

Code of Canon Law :天主教法典。詳見 Canon Law, Code of

Codex :聖經古抄本: (1) 古希臘文聖經的抄本。 (2) 法典手抄本。

Codex Iuris Canonici L. :天主教法典。詳見 Canon Law, Code of

coelibatus L. :獨身制;獨身生活;貞潔生活。

Coemeterium L. :墳地;墓地。英文稱作 cemetery

collar :白領:聖職人員所戴之白領,又稱羅馬白領。

Collect :集禱經:指彌撒開始(為信眾祈禱的)經文。

collection :獻儀;捐款;捐獻:為支援教會或慈善事業的捐獻。

College of bishops :世界主教團;普世主教團:以教宗為首,以眾位主教為成員,經由聖事的祝聖,和在聖統制內所組成的共融之團體,乃宗徒團的延續。與元首教宗緊密共融、永不分離的世界主教團,也是全球教會最高全權的主體(法典 336 )。

College of Cardinals, Sacred :樞機團:是有權選舉教宗的普世樞機主教團體。

collegiality of bishops :普世主教集體性:教會全體主教與教宗共同治理教會的集體性、共融性團體,是梵二大公會議所創的名詞。

Collegiate Church :協同教會:指由數位基督教牧師共同管理的教會。

colo(u)r, ecclesiastical :教會慣用顏色。詳見 colors, liturgical

colo(u)r, liturgical :禮儀慣用顏色:指祭衣(祭服)和教會飾物所慣用的各種顏色,始於十二世紀。計分五色:白、紅、綠、紫及黑色,間亦用玫瑰色及金色。

colo(u)r, papal :教宗旗。詳見 papal flag

Colossians, Epistle to the :哥羅森書;哥羅西書(基):新約聖保祿書信之一;是保祿寫於羅馬獄中的書信,除推崇基督高超的尊位外,同時也勸勉信友抗拒邪說謬理,專務修德。

Columba L. :鴿子:象徵天主聖神(瑪三 16 )。

Columban Fathers, the :高隆(龐)會: 1918 年喀(賈)爾文神父( Edward J. Galvin )成立於愛爾蘭的(男)修會。 1920 年率會士來華傳教,後任漢陽主教。 1922 年成立高隆修女會 The Columban Sisters

commandment :誡命。見下條 Commandments of God, The Ten

commandment of the Church :聖教法規;聖教四規。詳見 precept of the Church

Commandments of God, The Ten :天主十誡:天主在西奈山授與梅瑟(摩西)的誡命(出廿 1-17 ;申五 6-21 ;瑪五 17-47 )。十誡為: (1) 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2) 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2) 守瞻禮主日。 (4) 孝敬父母。 (5) 毋殺人。 (6) 毋行邪淫。 (7) 毋偷盜。 (8) 毋妄證。 (9) 毋願他人妻。 (10) 毋貪他人財物。又稱 Decalog -ue )。耶穌把十誡歸納成愛的法律:愛天主在萬有之上、愛人如己。

commemoration (1) 紀念經文:彌撒中的紀念生者及死者的經文,拉丁文稱為 commemoratio (2) 紀念日。

commendation of a soul, the :送終祈禱;臨終經:為死期已近、即將面見天主的人祈禱。

commentator :釋經員;領經員:彌撒中解釋經文的人員。

commissary, apostolic :教宗特使;教宗特派員。

commissary, provincial :准省會長:某些修會工作地區,因條件不足,不能成立會省,但因實際需要而仍劃為會省(規模)的上司,稱之為准省會長。

commissary of the Holy Land :聖地管理員:宗座通常指定由方濟會士管理。

commitment, Christian :基督徒的效命;基督徒的獻身。

Common Bible :共用聖經:為天主教與其他基督教派共用的聖經。

Common Era :基督紀元;主曆。同 Christian Era

common good :公益;共同福祉。

common life :共同生活:多指修會的團體生活。

Common of the Mass :彌撒常用經文:與彌撒專用經文相對照,詳見 Proper of the Mass

Common of the Saints :聖人通用經文:彌撒或日課中,為敬禮聖人通用的相同經文。

common prayer :信友禱詞。詳見 prayer of the faithful

Common Prayer Book :聖公會公禱書;祈禱書。

common priesthood :普通司祭職。

communal celebration :團體舉行禮儀:禮儀運動中強調團體參與的禮儀。

Communicantes L. :共融祈禱;團體祈禱:彌撒(感恩經)中,紀念天上諸聖的經文,以其拉丁文首字而得名。

communicatio in sacris extra-sacramentalis L. :聖事外的禮儀共用;聖事外相通:指基督徒間非聖事性的禮儀共用、相通。詳見 communicatio in sacris sacramentalis

communicatio in sacris sacramentalis L. :聖事內的禮儀共用;聖事內相通:基督徒間聖事的禮儀共用、相通。指天主教與東正教或基督教之間,信徒偶有的交互參與教會禮儀聖事的行為。與 communicatio in sacris extra-sacramentalis 相對照。有關聖事禮儀的分享,教會限制較嚴;至於聖事外的分享,限制則較寬(參閱法典 844 )。

Communio naturarum L. :兩性相通;兩性共融:指基督神、人兩性之相通、共融。

Communion (1) 領聖體;領主:通常 Holy Communion 兩字連用。 (2) 領主詠:彌撒中的領主詠。 (3) 共融;契合;相通;溝通;分享:與天主教會圓滿共融的成員為:受過洗禮後,在基督有形的結構內,以信德宣言、聖事和教會的治理而團結一起的人(法典 205 )。 (4) 教派;宗教團體;團契。

Communion, first (Holy) :初領聖體;開聖體:指教友初次領聖體。歐美習慣,幼童初領聖體,禮儀十分隆重,父母並為之舉行慶祝。

Communion, frequent :勤領聖體:教宗碧嶽十世以通諭鼓勵教友和兒童每日領聖體。

Communion, Holy :聖體:本意指基督聖體與領受者的融合,亦泛指教友間的團契。

Communion, spiritual :神領聖體:指不能實際領聖體時,以心領受的善情。

communion antiphon :領主詠(頌);對經:彌撒中教友領聖體時所唱或念的經文。

communion by non-catholics :與非天主教徒共融: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教會允許天主教聖職人員為非天主教徒施行懺悔、聖體和病人傅油聖事;同樣在某種情況下也允許天主教教友,由非天主教的聖職人員領受上述三件聖事(參閱法典 912 843 844 ;並參閱 communicatio in sacris sacramentalis )。

communion of saints :諸聖相通功;諸聖相通;聖徒相通;諸聖共融:天朝聖人和現世教友間的精神融合、恩寵交流、祈禱互惠,藉以分享基督的救恩。

communion paten :聖體盤:神父分送聖體時,用以防止聖體或其碎屑落地的金屬盤,簡稱 paten ;又稱 communion plate 。今已很少再用聖體盤。不少地區用手掌接受聖體。

communion rail :聖體欄杆:教堂中用以間隔祭台與教友的護欄;通常教友于此處領聖體,現多已廢止。又稱 cancelli

communion station :領聖體區:為教友分送聖體的地方,亦即昔日的聖體欄杆前。

Communion under both kinds :兼領聖體聖血:同時領聖體和聖血。

communism :共產主義:廣義而言指一種財產公有的社會制度;狹義而言指以革命運動剷除資本主義,以建立一個財產社會公有,經濟由社會控制,分配依照「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原則的一種主張。與社會主義有別,參閱 socialism

community (1) 教會會眾;團契:天主子民的組合(教會),特別指參與教會禮儀的眾信友;全稱為 community of the faithful (2) 修會團體;共同生活。

community, basic :基層教會團體。詳見 Basic Christian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社區發展:教會多年前就早已在臺灣各地推行社區服務運動。

comparative religion :比較宗教學:研究各宗教的異同。

complex in peccato L. :共犯;共同犯罪者。

compline :夜課經;寢前經;夜禱:指日課經中最後階段、就寢前的禱詞,原文譯為補充經。詳見 Breviary

comprecation :同禱;代禱。

concelebration :共同獻祭;共祭;團祭:指多位司祭共同舉行同一彌撒。

Conception, Immaculate :無染原罪;無原罪始胎:指天主在聖母受孕時,預防了她玷染原罪,亦即天主之母的一生,沒有一天在罪的勢力之下。拉丁文稱作 Conceptio Immaculata

conciliar :(大公)會議的;宗教會議的。

concilium L. :會議:教會事務的會議。

Concilium Oecumenicum L. :大公會議。詳見 Council, Ecumenical 及本書附錄。

conclave (1) 秘密會議:教宗選舉時樞機主教所召開的秘密會議。 (2) 教宗選舉所。

conclavist :會場隨員:指選舉教宗者-樞機之隨員。

concordance, biblical :聖經索引;聖經要語索引;聖經用語彙編:以聖經主要字句編排的索引,最著名者為 1736 年由克魯丹( Alexander Cruden )所編著,沿用至今。

concordat :政教協定;政教條約:教廷與各國政府所訂有關宗教事務之條約。

concupiscence :私欲偏情;七情六欲;貪欲;情欲:意指追求理想過程中,違反理性的(縱欲)傾向,其本身非罪,但易受誤導:善用有功,妄用有過。

conference, clergy :神父會議;聖職會議;教士會議:堂區司鐸集會討論牧靈問題。亦可稱為 pastoral conference

conference of bishops (1) 主教團:某國家或某地區的全體主教所組成的團體,共同執行某些牧靈職務,為一常設機構(法典 447-459 )。 (2) 主教會議。

confession (1) 懺悔聖事:詳見 Confession, Sacrament of (2) 告明:告解五條件之一。五條件為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補贖。 (3) 頌揚天主。 (4) 信仰表白;宣信:指以言語或行動表達心中的信仰(參閱瑪十 32-33 )。又稱 confession of faith Confession 之拉丁文是 confessio

confession, general :總告解:將某時期內,未告過或已告過之罪,全盤告明,以示謙虛認罪決心。

Confession, Sacrament of :懺悔聖事;告解聖事;和好聖事;辦告解;辦神工。詳見 Penance, Sacrament of

confession, seal of :告解保密。詳見 seal of confession

confession of a martyr (1) 殉教者之墓。 (2) (祭台下存放)殉教者(遺骸的)地下室:聖伯鐸大殿葬有聖伯鐸遺骸的地下室簡稱 Confession

confession of faith (1) 信仰宣誓。 (2) 為信仰作證。

confessional :告解室;告解亭;懺悔亭;神功架:舉行(辦)告解的地方。

Confessiones L. :懺悔錄。詳見 Confessions

Confessions :懺悔錄:是在四、五世紀之交,教會偉大思想家聖(奧)思定皈依天主教後所寫的自傳,共十三卷,以拉丁文寫成:頌揚天主,並懺悔自己過去所犯的罪過。拉丁文為 Confessiones St. Augustini

confessor (1) 聽告解神父:拉丁文稱作 confessionarius ;指有主教的准許,可執行懺悔聖事的司祭。而特殊聽告解神父 extraordinary confessor ,則指男女修會于普通(經常)聽告解神父外,所特約的聽告解神父。 (2) 證道者;精修聖人:以聖善的生活為主作證的(非殉道)聖人;與殉道聖人相對照。 (3) 懺悔者;告解者。 (4) 承認信仰者;宣信者。

confidentiality :保密。

Confirmation, the Sacrament of :堅振聖事;堅信禮(基):乃耶穌建立七件聖事之一;是主教(神父)先向領堅振的教友覆手祈禱,而後在其額上傅油,同時念:「請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透過聖事賦予的神印,使領受的人更密切地與教會結合,進而更堅強地為基督作見證(法典 879 )。乃聖洗聖事的補充和加強,亦即基督徒的成人禮。

Confiteor Deo L. :籲告吾主:悔罪經。昔日彌撒開始時所誦念的悔罪經的拉丁文首句譯為「籲告吾主」,現改用新版的「我向全能的天主」經文。

conformity :遵奉國教:指遵奉英國國教。

confraternity :善會;弟兄團。

Confraternity Edition of the Bible :協會版聖經:在美國教理研究協會( Confraternity of Christian Doctrine )支持下,由美國聖經學者所翻譯的聖經,是美國通行的英譯聖經。彌撒的讀經和福音均採用之。

Confraternity of Christian Doctrine :教理研究協會:教宗碧岳十世於 1905 年通令普世各教堂設立此組織,簡稱 C.C.D. 。亦即現在的教(要)理班、主日學。

Confucian :儒者;孔子的;儒教的。

Confucianism :儒家;孔教;儒教:提供人生與天意相關聯的觀點,雖非狹義的宗教,可稱為自然神學。

Confucius :孔子:中國偉大之哲學家、倫理學家、教育學家、儒家宣導者。

congregation (1) 修會。詳見 congregations, religious (2) 部:教廷所管轄的機構,如萬民福音部 Congregation for the Evangelization of Peoples (3) 會眾:參加敬禮的天主子民。 (4) 區會;地方教會。

congregation of the faithful :教友團體;信徒團體。

Congregational Church :公理(教)會: 1580 年由聖公會教士伯朗( Brown )領導,脫離英國國教而獨立的基督教派。

Congregationalism :公理會主義:基督新教派之一,主張各地方教會獨立,但彼此間有合作的權利與義務。

congregations, religious :修會:指男女教友獻身教會,誓發神貧、貞潔、服從三願,共度獻身生活的團體。各修會雖在生活方式或服務專案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隸屬於天主教體制內的團體,亦即均與教宗共融,並非教派。

Congress, Eucharistic :聖體大會。詳見 Eucharistic Congress

conscience (1) 良心:每人的理智賦予隨機應變之行善避惡的指示,是道德對義務的認知與判斷。 (2) 意識。拉丁文稱作 conscientia

conscience, cases of :良心個案;良心問題:探討在各種境遇中,應如何配合良心或教會法問題。

conscience, erroneous :錯誤的良心:良心對道德之判斷發生主觀上的偏差。

conscience, examination of :省察;反省;良心檢討:反省自己之言行是否符合天主聖意。

conscience, lax :散漫良心;馬虎良心;粗心。

conscience, scrupulous :多疑良心:因違背常理的懷疑而引起心中的不安,是一種病態。

consecration :祝聖(禮);聖化;奉獻:教會將人或物獻於天主之隆重禮儀;如祝聖主教,祝聖教堂,成聖體等是。

consecration of a bishop :祝聖主教。

Consecration of Mankind to 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 Act of :奉獻人類於耶穌聖心(敬禮):天主教對耶穌聖心敬禮之一種。

consecratory (1) 祝聖經文。 (2) 祝聖的;奉獻的。

consensus L. :同意;一致;共識。

consilia evangelica L. :福音勸諭。詳見 Counsel

Consistorial Congregation, Sacred :御前會議部;教區部;教務部:由教宗思道五世( Sixtus Ⅴ )於 1587 年設立,今已改為主教部 Congregation for Bishops

consistory (1) 御前會議:由教宗主持的樞機主教會議。 (2) 教會法庭。

consortium divinae naturae L. :分享天主性。

Constance, Council of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十五世紀( 1414-1418 )在德國康士坦斯召開的大公會議。詳見附錄。

Constantinople, Council of :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在君士坦丁堡共計召開了四次大公會議。詳見附錄。

constitutions (1) 憲章;制誥;制書:宗座的正式法規。 (2) 會憲:修會團體之基本規章。次要者稱會規或會章。 (3) 憲章:大公會議最重要的文獻,如教會憲章、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禮儀憲章等。次要文獻依次是法令、宣言。

Constitution, Apostolic :宗座憲令。

con-substantiality :同性同體:指基督與聖父同性同體;乃西元 325 年尼西(才)亞( Nicaea )第一次大公會議所宣佈之信條。

con-substantiation :合質論:部分基督新教人士主張耶穌體、血與餅、酒同在之學說,與天主教之質變說 trans-substantiation 不同。

consultors :參議員:包括聖部的、教區的或修會的。

consultor, college of :參議會:教區主教可從司鐸諮議會中任命若干司鐸組成參議會,享有法律所規定的職務(法典 502 )。修會亦有類似組織(法典 627 )。

consumatum est L. :完成了:耶穌在十字架上講的最後一句話(若十九 30 )。

consummation at the end of time :世界末日;時期終結時的圓滿:指世界及人類終結的時刻。拉丁文稱作 consummatio mundi 世界窮盡、世界末日。

contemplation :默觀;靜觀;默禱;沉思:靠直覺面對天主默想祈禱。

contemplative life :默觀生活;默禱生活:以祈禱、工作、克己為主要的靈修生活方式。

contemplative orders :默觀修會:以祈禱、工作、克己為主要靈修生活方式的修會,如熙篤會、聖衣會等。

contextual theology :環境神學;場合神學。

continence :節德;節制;自製:四樞德 cardinal virtues 之一。四樞德為智、義、勇、節。

contraception :節育:積極阻礙生育手段。

contribution :援助;貢獻。

contrition :痛悔;懺悔;悔改:指心靈對所犯罪惡的痛恨和憎惡,立志決不再重蹈覆轍。是告解聖事五條件之一。五條件為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補贖。

contrition, act of (1) 悔罪經;痛悔經。常用者為:天主耶穌基利斯督,我重罪人,得罪于天主,而今為天主,又為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一心痛悔我之罪過(三次),定心再不敢得罪於天主,望天主全赦我之罪。阿們。 (2) 發痛悔;悔罪行為。

contrition, imperfect :下等痛悔:因畏懼天主、或因羞愧、或恐受罰而生的悔罪行為。為辦告解的要件之一。

contrition, perfect :上等痛悔:由愛慕天主而生的悔罪行為。告解前罪過已蒙赦免,但重罪仍有辦告解的義務。

Controversy, Chinese Rites :中國禮儀之爭。詳見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convalidation of marriage :婚姻補救;婚姻追認:使無效婚姻,經教會法定手續,成為合法有效的婚姻(法典 1156-1160 )。

convent :會院:尤其指修女會院。

Conventual :方濟住院會:方濟會的一支,前置 O.F.M. 1415 年由教宗若望廿二世( John XXII )批准;因穿黑色會衣,故又稱黑方濟會士 Black Franciscans

conventual Mass :團體彌撒:指修會會院團體所舉行的彌撒。

conversion (1) 改宗;皈依;歸正;歸化:宗教信仰之改正。 (2) 回頭改過。 (3) 根本的改變:指彌撒中之餅、酒,經祝聖後改變為耶穌基督的體、血;參閱 trans-substantiation

convert (1) 新教友;指 ( 嬰兒以外之 ) 成人進教者。 (2) 皈依者;改信另一宗教者。 (3) 回頭改過者。

cope :大圓衣;大外衣;戛巴(音譯)。拉丁文稱作 cappa

Copernican :哥伯尼學說:波蘭天文學家、天主教神父哥伯(白)尼 (1473-1543) 主張太陽為宇宙中心的學說。

Coptic Rite :埃及禮;高布提克禮:相傳由聖瑪谷建立於亞歷山大的埃及教會所用的禮儀,因相信耶穌只有一性一體而脫離天主教。

Cor Unum L. :一心:是教廷為促進人類發展而設立的一個組織。 Cor 原意為心, Cor Jesu 意即耶穌聖心。

co-redemptrice :同救贖者;襄助救世者;協同救贖者:指聖母聯同聖子耶穌一起救贖人類;強調聖母在救贖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十字架的奉獻為高峰。拉丁文稱 co-redemptrix

Corinthians, Epistle to the :格林多書;哥林多書(基):保祿書信之一;分前後兩書;約於西元 53-57 年間寫成。保祿寫該書之目的是為消除教會內部的紛爭和惡表,同時也為答復信友所提出的一些問題。

cornerstone :角石;基石;教會基石:指基督。

cornerstone, blessing of the :奠基禮。

corona L. (1) 玫瑰經:每串玫瑰經各包括五端奧跡,即歡喜奧跡( Joyful Mysteries )、痛苦奧跡( Sorrowful Mysteries )、榮福奧跡( Glorious Mysteries )。這些奧跡反映聖母參與基督救贖大業的事蹟。 (2) 發圈:從前有些修會會士、聖職人員剃去部分頭頂之頭髮,所留之圓圈稱為發圈,今已不多見。

Coronation of our Lady :聖母加冕:玫瑰經榮福奧跡的第五端。

corporal :殮布;九折布;聖體布:彌撒中為對聖體表示尊敬所鋪用的白麻布,因彌撒為紀念耶穌犧牲救世,故名殮布-裹屍之布;又因通常折為九折,又稱九折布。

corporal works of mercy :物質的施捨。詳見 works of mercy, corporal

corpus L. (1) 身體:代表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屍體。亦指一般世人的肉體。 (2) 集成;大全。 (3)  正典。

Corpus Canonum Ecclesiarum Orientalium L. :東方教會法典。

Corpus Christi L. :(1)耶穌聖體節;耶穌聖體瞻禮;基督聖體聖血節:通常於天主聖三主日後的星期四舉行,在中國延到下一個星期天。(2)耶穌聖體(聖血)。英文稱作 The Body of Christ

correction, fraternal :友誼規勸:協助他人避免犯罪或犯錯(瑪十八 15-17 ;得三 15 )。

cosmogenesis :宇宙演化論;宇宙進化。

cosmology :宇宙論:討論宇宙起源的理論。

Costantini :剛睄搳G全名為剛睄敯狊 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 ,乃教廷首任駐華代表、中國教會之密友、主徒會創辦人、後升任傳信部次長。主徒會為紀念他,在臺北創辦了睄搕冗リ朏睄搕諝Z,在馬來西亞成立了剛睄搰膍s中心,也將他有關中國教會、福傳、神修、藝術方面的著作譯成中文。

council :(教會)會議;議會;公議會;宗教會議:指主教與其他領導人召開的討論有關教義、管理、紀律等事務的聚會。有關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diocesan :教區會議。詳見 synod, diocesan

Council, Ecumenical :大公會議:由教宗召集全球主教及有關人士參加的會議。迄今已舉行廿一次;最近一次為  1962-1965 年所召開的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拉丁文稱作  concilium oecumenicum 。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finance :經濟委員會:每一教區應設立經濟委員會,由主教擔任主席,委員會成員中,主教應至少任命三位精通經濟、民法、品德無缺的信徒(法典 492 )。

council, inter-diocesan :各教區間會議:如臺灣地區主教會議。

Council, Lateran :拉特朗大公會議。詳見  Lateran Councils

council, national :全國會議:亦即全國教務會議。

council, pastoral :牧靈委員會:每一教區應成立牧靈委員會,對教區的牧靈工作,加以研究、探討,並提出實際的結論(法典 511 )。

council, plenary :全區主教會議;全國會議:同一主教團內的所有地區所召開的會議(法典 439 )。中國 1924 年所召開的上海會議即用此稱呼。

council, presbyterial :司鐸諮議會:每一教區應成立司鐸諮議會,代表司祭團協助主教治理教區(法典 495 )。

council, provincial :教省會議;全省主教會議。

Council, Sacred Congregation of :會議(聖)部: 1564 年由教宗碧嶽四世設立。

Council, Vatican :梵蒂岡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Chalcedon :加采東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Constance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consultors :參議會。

Council of Ephesus :厄弗所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Florence :翡冷翠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Lyons :里昂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Nicaea :尼西(才)亞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priests :司鐸諮(參)議會;司鐸代表會;神父代表會。

Council of Trent :特倫多大公會議;脫(特)利騰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cil of Vienne :維也諾(乃)大公會議。詳見本書附錄。

counsel, evangelical :福音勸諭:拉丁文稱作  consilia evangelica ,意指基督于福音聖訓中,除命令世人嚴格遵守十誡( precepts )外,也奉勸世人更上一層樓,修煉貧窮、貞潔、服從三美德。而男女會士響應耶穌的此一號召,以貧窮(神貧)、貞潔、服從三誓願的方式,跟隨耶穌虔度獻身生活。

counsels of perfection :福音勸諭;全德的勸諭。詳見  counsel

Counter-Reformation, the :天主教復興;反宗教改革:自 1545 年特倫多大公會議( Council of Trent )後一百年間,天主教內之各種復興運動,是受到十六世紀路德派、加爾文派、英國國教與天主教分庭抗禮之刺激。

courts, ecclesiastical :教會法庭。

covenant (1) 約:盟約;締結盟約;立約:指天人之間的共融和交往,天主以無限的愛協助世人獲得救恩。 (2) 同盟:長老制度的同盟。

covetousness :貪欲。

cowl :風帽:連于修會會衣上端的三角形帽。

creatio L. ):創造。詳見 creation

creation (1) 創造:指天主創造宇宙,使宇宙存在。在起初,除天主外,一無所有,天主創造了宇宙萬物,創世紀第一章對天主造世有重要的宗教性的宣示,但並非自然科學的論著(參閱創一)。創造的拉丁全文稱 creatio ex nihilo 。英文為 creation (2) 宇宙萬物。 (3) 任命;新設:教宗任命樞機或成立新教區。

creation of cardinals :樞機任命:唯獨教宗有任命樞機主教的權力。

creationism :創造說:尤其強調靈魂由天主直接創造。

Creator :造物主;創造者;造物者。

creature :受造物;天地萬物。拉丁文稱作 creatura 。受造的人類為 human creature

credit union, parish :堂區儲蓄互助社:為小型合作社,教宗若望廿三世曾于《慈母與導師》通諭中大加讚揚;現臺灣堂區亦有成立者。

Credo L. ): (1) 信經。 (2) 信仰。拉丁原文 Credo 即「我信」,後面接下來是各端信條。參閱 Apostles' Creed 宗徒信經及 Athanasian Creed 達修信經。

credulity :盲從;輕信;易信。

Creed (1) 信經。 (2) 信仰;信條:是主要信理的撮要。參閱 Apostles' Creed

cremation :火葬:教會過去一向禁止,因其有損肉體尊嚴-曾為聖神宮殿之肉體將要光榮地復活。懷疑火葬會助長「否認復活」異端之聲勢。現已放寬。

crib :聖誕馬槽。詳見 Christmas crib

crosier :權(牧)杖:教會高級神長舉行禮儀時所用的牧杖,代表掌有神權。

cross (1) 十字架;十字。 (2) 苦難:包括生活上的種種負擔、試煉等。拉丁文為 crux

cross, adoration of the :朝拜十字架(苦像):尤指聖周主受難日對十字架的特殊敬禮。又稱 cross, veneration of the

Cross, Exaltation of the :光榮十字聖架:該慶日在九月十四日。

Cross, Finding of the True :尋獲十字聖架:紀念西元 326 年君士坦丁的母親-海倫太后在聖地尋獲耶穌被釘的十字架之事蹟。

cross, pectoral :胸前十字:教會高級神長的胸前佩帶的十字苦像。

cross, processional :遊行十字:引導遊行的十字架。

cross, profession :聖願十字:發願會士所佩帶的十字苦像。

cross, the sign of the :十字聖號。

cross, to make the sign of :畫十字;請聖號:畫十字乃信仰的宣示,多用於宗教儀式前後。通常畫十字時口念: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詳閱 Sign of the Cross, to make the

crown of thorns :茨冠:指耶穌受難時所戴的茨冠。

crucifix :苦像;十字架苦像;基督受難像:吾主被釘十字架的苦像。一般基督新教只有(單調的)十字架,而天主教在其上安置被釘之耶穌像。

crucifixion :釘死於十字架;在十字架上釘死: (1) 將死刑犯釘在十字架上是羅馬帝國死刑之一,多用於對付反抗之奴隸。猶太人要求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視基督為奴隸。 (2)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

crucify :釘在十字架上。

cruets :小壺;小瓶:彌撒中盛水及葡萄酒的小壺或小瓶。拉丁文稱為 amula

crusade :十字軍:泛指中古世紀由教會所主持,以對付非信徒或異端者的軍事遠征隊。狹義指 1095-1291 年間,遠赴東方,身披十字服裝,立誓要收復耶穌基督故鄉(聖地)統治權的軍隊。

crux L. :十字架。同 cross

crypt (1) 地下聖堂。 (2) 墓室。

CSJB :耀漢小兄弟會:乃雷鳴遠神父創于河北安國的男修會;以從事社會、文化工作為宗旨;全名為 Congregation of St. John the Baptist 。該會在臺灣、美國、越南均有工作據點。

culpa L. :罪過;過錯。同拉丁文之 peccatum 。詳見 sin

culpability :罪責。

cult (1) 敬禮;崇敬:指誠于中,形于外的行為,亦即宗教性的禮拜儀式。對天主稱為欽崇禮 latria ;對聖母稱為超級敬禮 hyperdulia ;對一般聖人稱為普通敬禮 dulia (2) 教派;宗派。

cult, private :私人敬禮。

cult, public :公共敬禮。

cura animarum L. :照顧人靈:神父的職責以訓導世人及施行聖事為主。

curate (1) 牧靈神父。 (2) 本堂助理;副本堂;副堂:通常主管堂區的神父,稱本堂神父或主任司鐸,其他在堂區工作的神父稱助理本堂神父。同 assistant priest

curia, diocesan (1) 主教助理:協助主教治理教區的一些助手。 (2) 教區公署;教區辦事處;主教公署;主教府:由教區的某些機構與人員所組成,以協助主教治理整個教區(法典 469-474 )。同 bishop's house

Curia, Roman :羅馬教廷;教廷:是教宗處理普世教會事務的機構,即以教宗名義和權力,促進全教會的利益並為之服務;教廷包括國務院、聖部、委員會、法庭以及其他機構,詳見本書附錄。拉丁文為 Curia Romana ,英文又稱作 Holy See

curial office :教廷事務處:包括兩院和三局。兩院是: (1) 教廷內務管理總院。 (2) 教宗禮儀院。三局是: (1) 教廷財務局。 (2) 宗座財產管理局。 (3) 聖座經濟事務局。

curialism :教廷主義;教宗全權主義。

cursillista :實習員;活力員:基督活力運動的成員。

Cursillo de Cristiandad Sp. (1) 基督活力運動。 (2) 基督活力運動實習班: 1949 年由西班牙主教艾瓦斯( Juan Hervas )所提倡;在短短三天時間內,以聽講、討論及歌唱等方式,把基督的基本精神,銘刻于實習人心中。該運動很快風行全球; 1968 年在臺灣試辦,頗著成效。英文作 Cursillo in Christianity

custos L. :管理人;看守人;主管;修會會長。

cycle, liturgical :禮儀週期:分耶誕節和復活節兩大週期,此兩週期外則為常年期。耶誕節週期包括將臨期、聖誕期;復活節週期包括四旬期、復活期。

 

尋找其他字首的單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YZ

 

 

 

 

 

 

 

 

回到天主教辭典